香港很多喜歡賽馬的朋友都非常專業﹐除了看晨操﹐睇賽績﹐聽馬房消息﹐觀察電視賠率走勢外﹐還會留意馬匹血統﹔很多時在馬場或投注站都會聽到馬友說﹕1號馬跑爛地實唔掂,在港的五匹同父馬在爛地競賽都未曾交出好成績。有時我們在電視賽事直播中又會聽到評述員道﹕舊年3號馬無疑跑得很好﹐但始終出自早熟早殘的父系血統﹐今年我不敢睇好。有部分評馬人的評馬之道以‘血統為先﹐每逢討論某一匹馬時﹐都把其血統表內五代曾出現的祖先一一細表,似乎是介紹古馬豐功偉蹟居多。由此看來﹐血統研究實在己成為研究賽馬重要的一環。
既然血統研究如此重要,首先﹐我想討論何謂血統(pedigree)﹐其‘具體意義‘﹐及其重要性。
理論上每匹純種馬(thoroughbred)都會有認可機構(如馬會)把其’身份‘紀錄下來。
例如美國三冠馬王Affirmed
Affirmed(USA)(23)
Chestnut horse1975
以上的一小段文字己告訴了我們六項資料﹕
馬名--Affirmed
原產地---USA
Bruce Lowe Number---23號
(Bruce Lowe為澳洲作家﹐在一百年前創立了一個以自己為名的機制﹔每個編號代表該馬匹是出自那一個母線始祖﹐我會遲一點才為大家介紹這個機制)
毛色---Chestnut栗毛
性別---horse雄馬
出生年份----1975
此外馬會亦會登記其血統﹐例如英國打比冠軍MillReef
Mill Reef:父Neve rBend﹐
母Milan Mill,母父Princequillo
當然以上是最簡單的血統簡介﹐亦是一般馬薄及馬經所必需有的基本資料。遺憾的是﹐在本港多份銷量甚佳的馬經中﹐都缺乏母父資料。事實上很多血統研究者認為母父的影響力比父系更為重要。連這基本資料也欠缺﹐實在令我懷疑編者對血統研究是否真正專重和有所認識。
由於很多父馬﹐母馬或母父馬都有可能從未在綠茵場上競逐﹐又或者並非戰績顯赫的馬﹐故此嚴格來說這些名字是對研究血統意義不大。所以要知道這匹馬實際上血統如何﹐最低限度必須有此馬匹的四代至五代血統(坊間有一本香港自購馬及新馬年刊﹐只刊登馬匹三代血統﹐其實這並不算是正規格的血統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