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大家~

歡迎大家留言給本網頁一些意見及分享你對賽馬的體法。大家互相交流。謝謝!
顯示具有 馬匹血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馬匹血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馬匹血統 - 血統的重要性

外國馬迷研究血統的重要原因

01) 外國賽馬地大物博﹐很多時一場馬是由十多匹未曾互相作賽過的馬匹對壘。馬匹彼此實力的高低只是一個問號。由於沒有充足的資料﹐在研究馬匹實力分野時﹐血統研究便成為唯一的指引。

02) 外地賽馬的操練並非如香港般﹐集中在馬場內操練。外地練馬師有權帶領馬匹到海灘游泳練氣﹐或者跑山等等。故此除了試閘外﹐馬迷很少有機會看到馬匹操練走勢﹐以決定馬匹實力。所以亦只能憑血統推敲其實力。

03) 外國有很多兩歲馬賽事﹐這些賽事的勝負很多時是由早熟程度主宰的。兩歲馬嚴格來說是未完全成長的﹐故此如果知道那匹馬是在比賽中較其他馬匹早熟﹐對投注極有幫助。

04) 對於外地練馬師來說﹐一匹馬除了現價值外(勝出獎金)﹐還決定將來有沒有資格擔當種馬或繁殖牝馬。故此其部署或多或少會因此而有所更改。



雖然血統研究並非投注必勝之道﹐但是只要細心研究﹐推敲﹐便會發覺這是一個窮一生精力都未能完全通曉的科目。

硬要把血統說成投注賽馬的必勝之道﹐實在是侮辱了血統研究這門學問。

馬匹血統 - 血統的重要性

香港馬迷研究血統並不如外國的原困﹕

01) 香港賽馬有評分制﹐在相若班次中每匹馬都曾經作賽過﹐馬迷可以從中估計那匹馬實力較高﹐能否讓磅等等。

02) 香港馬匹操練全在馬場內﹐並有電視台錄影下來。馬迷資料充足。

03) 香港沒有2歲馬賽事﹐早熟因素的影響並沒有外地般強。

04) 香港沒有育馬巿場﹐坦白說﹐健康的良駒(閹馬)一係跑到年老硬性退役﹐一係跑到因傷患退役。好像'澤汶渡'般的退役例子實在罕見。



雖然血統研究並非投注必勝之道﹐但是只要細心研究﹐推敲﹐便會發覺這是一個窮一生精力都未能完全通曉的科目。

硬要把血統說成投注賽馬的必勝之道﹐實在是侮辱了血統研究這門學問。

馬匹血統 - 血統的具體意義

血統的意義是在如繁殖馬匹上。例如一匹母馬本身的後蹄過度彎曲﹐她以往生的子嗣都有同樣現象出現﹐breeder(育馬者)便會嘗試把她與一些形格較為健全的種馬交配﹐希望以種馬的遺傳力去糾正下一代子嗣所出現的毛病。

如果一匹母馬本身所出產的子嗣都是中下駟﹐把她與優良種馬交配亦可能會出到一匹良駒。當然這要視乎種馬的遺傳力是否能完全的傳給下一代﹐同時亦能避過(bypass)母馬的遺傳力。這完全關乎到一匹馬的‘繁殖優勢‘(prepotency)的問題﹐我稍後亦會與大家研究。

至於熟悉血統是否真的對投注賽馬有幫助呢﹖我認為幫助是有的﹐但並非絕對。由於一匹馬的勝負決定於很多不同因素中(如馬匹本身質素﹐血統﹐形格﹐脾性﹐狀態﹐馬匹食料﹐操練﹐練馬師部署及騎師臨場發揮等)﹐故此如果一匹馬的勝利只歸功予血統一欄中﹐是十分不公平的。

馬匹血統 - 血統簡介

香港很多喜歡賽馬的朋友都非常專業﹐除了看晨操﹐睇賽績﹐聽馬房消息﹐觀察電視賠率走勢外﹐還會留意馬匹血統﹔很多時在馬場或投注站都會聽到馬友說﹕1號馬跑爛地實唔掂,在港的五匹同父馬在爛地競賽都未曾交出好成績。有時我們在電視賽事直播中又會聽到評述員道﹕舊年3號馬無疑跑得很好﹐但始終出自早熟早殘的父系血統﹐今年我不敢睇好。有部分評馬人的評馬之道以‘血統為先﹐每逢討論某一匹馬時﹐都把其血統表內五代曾出現的祖先一一細表,似乎是介紹古馬豐功偉蹟居多。由此看來﹐血統研究實在己成為研究賽馬重要的一環。

既然血統研究如此重要,首先﹐我想討論何謂血統(pedigree)﹐其‘具體意義‘﹐及其重要性。

理論上每匹純種馬(thoroughbred)都會有認可機構(如馬會)把其’身份‘紀錄下來。

例如美國三冠馬王Affirmed

Affirmed(USA)(23)
Chestnut horse1975

以上的一小段文字己告訴了我們六項資料﹕
馬名--Affirmed
原產地---USA
Bruce Lowe Number---23號
(Bruce Lowe為澳洲作家﹐在一百年前創立了一個以自己為名的機制﹔每個編號代表該馬匹是出自那一個母線始祖﹐我會遲一點才為大家介紹這個機制)
毛色---Chestnut栗毛
性別---horse雄馬
出生年份----1975

此外馬會亦會登記其血統﹐例如英國打比冠軍MillReef

Mill Reef:父Neve rBend﹐
母Milan Mill,母父Princequillo

當然以上是最簡單的血統簡介﹐亦是一般馬薄及馬經所必需有的基本資料。遺憾的是﹐在本港多份銷量甚佳的馬經中﹐都缺乏母父資料。事實上很多血統研究者認為母父的影響力比父系更為重要。連這基本資料也欠缺﹐實在令我懷疑編者對血統研究是否真正專重和有所認識。

由於很多父馬﹐母馬或母父馬都有可能從未在綠茵場上競逐﹐又或者並非戰績顯赫的馬﹐故此嚴格來說這些名字是對研究血統意義不大。所以要知道這匹馬實際上血統如何﹐最低限度必須有此馬匹的四代至五代血統(坊間有一本香港自購馬及新馬年刊﹐只刊登馬匹三代血統﹐其實這並不算是正規格的血統表)

馬匹血統 - 父系歷史

世界各地都很盛行賽馬這個運動﹐在英國﹐美國﹐法國﹐澳洲及香港大部分巿民都喜歡賽馬。所賽的馬並非一般的馬﹐而是我們口中常提及到的純種馬(thoroughbred)。首先何謂純種馬呢﹐具體的解釋是﹕英純血馬(原為英國母馬與阿拉伯公馬交配後所產﹐自17世紀以來一直為英國所培育的優良賽馬。至於從17世紀還流傳至今的只剩餘3大父系馬﹕

1The Darley Arabian(1680)--出生年份
2The Godolphin Arabian(1700)
3The Byerley Turk(1724)

在第一章簡介中﹐我曾提過每一匹純種馬都會有認可機構登記其身分﹐故此每一匹現役馬都有資料﹐以追尋其以往的父系為何駒。

例如香港以往的馬王同德其父系為Top Role﹐一直追朔其父系的血統如下﹕

同德--Top Role--Atilla--Alcide--Alycidon--Donatello--Blenheim--Blandford--Swynford--John O'Gaunt--Isinglass--Isonomy--Sterling--Oxford--Birdcatcher--Sir Hercules--Whalebone--Waxy--Pot 8O's--Eclipse--Marske--Squirt--Bartlett's Childers--Darley Arabian

同德於1978年出生﹐相距22代前的父系是現今為大族的Darley Arabian,歷時298年﹐平均一代為13年多。當然這些數字只屬興趣研究﹐對於育馬﹐賭馬意義不大。

譬如同德如果為雄馬﹐而香港又有育馬事業﹐育馬者便會檢視其近代父系及母系的成功率﹐以斷定同德能否成為種馬。

三大血系中﹐以Darley Arabian最為成功﹐現今世界上所以純種馬中﹐Darley Arabian的後裔大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九十。而其餘兩個大族Godolphin Arabian及Byerley Turk合共只佔十個巴仙左右。(在這方面很多典藉都沒有官方統計數字﹐因為技術問題亦不大可能得到絕對的答案﹐但這是一般賽馬研究者公認的心得)

**(請明白以上談論的都只是父系血統﹐我會遲些才討論母系血統)


其實除了以上三大父血系外﹐在三百年前還有一些阿拉伯種馬如Leedes Arabian,Darcy White Turk,Darcy Yellow Turk等。但這些父系都不能維持很長的時間。在一些非先進賽馬國家中﹐有些馬匹的母系是源自Leedes Arabian等種馬的。


Darley Arabian

Flying Childers(1715)

三大種馬中﹐以Darley Arabian最為成功。DA自四歲運往英國後﹐配種年期達二十六年之久。其子嗣中以一匹名為Flying Childers的雄馬最出色。Flying Childers生於1715年﹐相傳他能夠於一分鐘內完成一哩(1mile=1600m)的路程。如果這是真的話﹐純種馬在這三百年來實在退步不少。

Flying Childers雖然一生未嘗敗績﹐戰績優異﹐但配種成就卻不及其full brother(同父同母)的弟弟Bartlett's Childers.


Bartlett's Childers

Bartlett's Childers原名為Bleeding Childers(此駒因為曾爆血管的關係﹐一生從未出賽﹐亦由此而命名。)後來一位名叫Mr Bartlett的人把他買了並改了此駒名字。Bartlett'sChilders最大的成就是繁衍出一匹名叫Eclipse(日蝕)的名駒。(Bartlett'sChilders是Eclipse的曾祖父)

Eclipse出色的競賽成績(一生未嘗一敗)﹐及其異常優異的遺傳能力﹐得以令到Darley Arabian這條父系血緣發提光大。Eclipse日後所繁衍的後裔有Nasrullah,Nearco,Fairway,Turnto.....等家傳戶曉的優秀種馬。

Godolphin Arabian

在1700年出生的Godolphin Arabian,(有部分賽馬典藉記載其出生年份為1724年﹐亦即為Byerley Turk的出生年份﹐這方面實在難以考究及確定)﹐所繁衍的後代(公馬)雖然沒有Darley Arabian般強﹐但在母系的影響力卻對現今賽馬有極重現的貢獻。他曾經誕下一匹名叫Regulus的雄馬﹐亦即為Eclipse的母父。另外他亦誕下Cade﹐雖然Cade並非一匹甚麼偉大的馬匹﹐但Cade在1748年卻誕下一匹名叫Matchem的偉大種馬。Matchem一直繁衍下來的有美國馬王ManO'War﹐而Man O'War的出現及出色的遺傳力足以繼續把Godolphin Arabian父線血緣延續下來。當世出色種馬如Known Fact及其子嗣Warning(美好年華之父)都是出自這條父線。

關於Godolphin Arabian的故事及傳說非常之多﹐其中一個頗為傷感的故事是講述他與馬房內的小花貓為好朋友﹐小花貓因為Godolphin Arabian的逝世而極度悲傷致死。當然這些故事信不信由你﹐但事實上很多Godolphin Arabian的畫像中都有小花貓在旁的。


The Byerley Turk

生於1724年的Byerley Turk﹐其背後歷史是最鮮為人知﹐而所記載的亦不多。在General Stud Book中記載了他只曾與少數牝馬交配。但當中其中一匹子嗣Jigg卻把此條血系發揚光大﹐一直繁衍下來的有Tartar﹐繼而Tartar
在1758年產下Herod。在這段其間Herod系馬在經典大賽中都有不俗的表現。直至1937年Djebel的出現更得以把這父線發揚光大。Djebel的後代對澳洲賽馬頁有極大的貢獻﹐並不讓Star Kingdom專美。澳洲一代種馬Century正是出於Djebel系﹐其影響力相當於當今的Danehill及Zabeel。

Djebel一直繁衍下來的有My Babu﹐亦即是日本一代馬王Symboli Rudolf的曾祖父。而在一九九二年勝出日本杯的東海帝王Tokai Teio﹐亦源出此父系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歷史這一部分將會到此為止﹐希望大家會對我們現今所競賽的純種馬起源有更深的了解。雖然三大種馬己逝世多年﹐但他們出色的遺傳能力卻仍能延續至今﹐達三百年之久﹐實在難能可貴。

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馬匹血統 - 純種馬的起源及始祖

在十七世紀末及十八世紀初,英國開始引進多匹中東種馬與英國當地的牝馬配種,配種後所生的馬匹能力比當地馬匹更優秀,而所生的馬匹就是第一代純種馬。根據育馬大全(General Stud Book)記載,引進的102匹中東種馬包括阿拉伯馬,巴布馬及土耳其馬等。

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純種馬的父線血統都可以追溯到17世紀至18世紀時,英國從中東引進的三頭阿拉伯及巴布種馬,分別是拜耶爾土耳其(Byerley Turk 1680年)、達利阿拉伯(Darley Arabian 1700年)與高多芬阿拉伯(Godolphin Arabian 1729年)。

而在十八世紀,出了三匹種馬,分別是馬湛(Matchem 1748年,高多芬阿拉伯的孫)、希律(Herod 1758年,拜耶爾土耳其的玄孫)與日蝕(Eclipse 1764年,達利阿拉伯的玄孫)。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純種馬的父線血統就是出自牠們,牠們的出現確立了三大始祖的路線。

而賽馬車的祖先Messenger父線血統可以追溯到達利阿拉伯的兒子飛徹斯特(Flying Childers),少數非來自三大基礎種馬的父線血統。

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全世界約有95%的純種馬直系父線都是源自達利阿拉伯。

很多人會誤解現代入的血統只是來自三大始祖,事實包括除了三大始祖外,英國亦引入了多匹東方種馬包括:

聖維特巴布(St. Victor Barb)
卻雲棗巴布(Curwen's Bay Barb)
艾閣阿拉伯(Alcock Arabian)
費法斯摩洛哥巴布(Fairfax Morocco Barb)
布朗洛土耳其(Brownlow Turk)
達西黃土耳其(Darcy's Yellow Turk)
李斯特土耳其(Lister Turk)
列斯阿拉伯(Leedes Arabian)

雖然牠們直系父線已因多種原因而被淘汰,但仍可在母線中找到其血統。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,如用父母線所有祖先血統分析,原來現代純種馬有24%來自高多芬阿拉伯,比11%的達利阿拉伯還要多。

馬匹血統 - 什麼是純種馬?

純種馬(英文:Thoroughbred)是一種為了賽馬而刻意培育出來的馬的品種。雖然廣義的「純種馬」也可以指任何同一品種交配所生的馬,但在育馬和賽馬中所稱的「純種馬」一般只指這一種在英國人工培育的馬種。

純種馬的血統誕生於17世紀至18世紀的英國,由英國當地的牝馬與阿拉伯種的種馬配種而成。四百年間經過不斷的配種人為的淘汰,使得純種馬成為最適合用於競速的品種,一匹健康的純種馬可以在背負50公斤的情況下以60~70km/h的速度奔跑數分鐘。

目前全世界每年約生產11萬頭的純種馬,主要用於賽馬以及馬術競技,世界上純種馬的主要生產國有英國、愛爾蘭、法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以及日本。

目前純種馬的平均高度約為160~170公分之間,體重從450~500公斤之間。與其他品種的馬比起來純種馬頭部較小且輪廓分明,頸部與四肢較長,胸部與臀部的肌肉也比較發達。常見的毛色有棗色、栗色、棕色與灰色,一般常說的白馬其實大多數都是灰馬,真正的白馬是患有白化症的白子,且其成功誕生之機率只有1/4,(因白子化基因對純血馬而言是百分之七十五的致死基因)因此相當稀有。

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純種馬的血統都可以追溯到17世紀至18世紀時的英國,根據育馬大全(General Stud Book)記載,英國從中東引進102匹阿拉伯馬,巴布馬及土耳其馬等的東方種馬與英國當地的牝馬配種,生產出第一代純種馬。

四百年間經過育馬者不斷的人為的淘汰,現今的純種馬直系父線都可追溯到三頭種馬(三大始祖),分別是拜耶爾土耳其 (1680年左右)、達利阿拉伯 (1704年)與高多芬阿拉伯 (1729年),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全世界約有95%的純種馬直系父線都是源自達利阿拉伯的血統,賽馬史上有名的大種馬日蝕就是達利阿拉伯的玄孫。

其他著名的東方種馬包括:
聖維特巴布(St. Victor Barb)
卻雲棗巴布(Curwen's Bay Barb)
艾閣阿拉伯(Alcock Arabian)
費法斯摩洛哥巴布(Fairfax Morocco Barb)
布朗洛土耳其(Brownlow Turk)
達歷黃土耳其(Darcy's Yellow Turk)
李斯特土耳其(Lister Turk)
列斯阿拉伯(Leedes Arabian)

雖然牠們直系父線已被淘汰,但仍可在母線中找到其血統。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,如用父母線所有祖先血統分析,原來現代純種馬有24%來自高多芬阿拉伯 ,比11%的達利阿拉伯還要多。